你访问的是: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 !
HISTORY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史故事
身在云南心系故乡——记川籍老兵张体留
发布时间:2016-01-18 发布者:

 2015年8月25日,离开腾冲的前夜,两天前我们四川普善公益协会的志愿者陪同几位远征军川籍老兵来到腾冲,参加70年后再回战场活动,纪念抗战老兵70周年。

    在东道主的精心安排下,各项活动圆满完成,明天将按照议程前往松山战场。

    但我的心中总有那么些许的遗憾。行前,大家约定,此次来腾冲一定要看望在腾冲定居的川籍老兵。滇西反攻胜利后,不少传籍远征兵留在滇西,似乎只有张体留一个川籍老兵还健在。但经向统战部询问,得知深圳方面邀请张老前往深圳参加纪念活动。遗憾之余,只好准备明天的行程。

    晚餐后,接到腾冲统战部李主任的电话,说张老从深圳飞回,我们大喜过望。尽管天已黑尽,我们几个志愿者乘坐腾冲志愿者的越野车,连夜往腾冲南门外的芭蕉关开去。

    汽车从黑影幢幢的来凤山旁经过,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山上开去,芭蕉关到腾冲有名的八关九隘之一,地势十分险要。汽车沿着山路开了好一阵,上了山顶。到了关口,下去不远便是清水盈村的芭蕉关。下了汽车,借着些散的的月光高一脚低一脚的下了一坡道。在一栋农房前,这里便是张老的家。

    刚从飞机场回来不就得张老不顾鞍马劳顿,热情接待我们,他家的灯光很暗,看得出他们非常勤俭节约。为了欢迎我们张老叫儿媳按一支瓦数大的灯泡,于是屋里立刻明亮起来。

    “张老,还记得我不?”灯光下的张老看了看,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

    “张老,春节前还是我接你回四川老家的,难道你忘了?”

    听了这话,张老脸上立刻浮现出慈祥的笑容。


    张体留老人是四川眉山县张镇的人,出生于1927年,张老本来并不姓张,他原来的名字叫刘克强。

    14岁时,还未成年的少年刘克强,家庭贫困,在岷江边给船工打下手,挣点小钱贴补家用。那是1941年的事,有一支军队从这里渡江,顺便把14岁的刘克强带进了部队,只是少年刘克强并不知道。这一走他要在回到家里,那时74年后的事情。

    这支军队顺着岷江把他带到了长江之滨的泸州,在江城泸州的南田坝,他开始接受军事训练,半年后部队开往云南,到了大理,这支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第6军特务营,有四半年的训练,长官见刘克强聪明伶俐,把他编入军部卫士排当卫士,但不久又派他到第六军所属的预备二师6团1营1连1排当了个小班长。

    预备二师四由贵州省几支保安团组成的,首任师长便是赫赫有名的战将陈明仁将军,预备二师参加过抗战初期在湘桂地区的一系列战斗,调进滇缅后度过怒江,在滇北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打了一年游击,部队损失惨重,遂奉命返回怒江以东整训,刘克强就是这样补充进该师的。

   刘克强到预二师不久,滇西大反攻就开始了,预二师临时划归第54军,属于担负突击任务的第20集团军。 担任突击任务的是54军197师和36师,他们分别攻打险峻无比的北斋公房和南斋公房,预备二师作为军的预备队待命。

   不久,该师接到命令,在栗柴坝至双虹桥间度过怒江,在当地傈傈族猎人的带领下,沿着外人不知道的秘密小径翻过高黎贡山,策应198师在桥头马面关一线的战斗。这条小道崎岖难行,他们忍饥受冻,爬行了3天,靠着一点儿干粮,终于翻越了高黎贡山,到达了马面关附近的朝阳地。

   在腾冲日军主力的疯狂攻击下,预二师竭尽全力也难阻挡日军进攻,桥头马面关相继失守,好在第36师已从另外秘径赶到,攻打日军重要后勤据点瓦旬街,日军顾此失彼,加上左翼第11集团军度过怒江全面出击,日军顾此失彼,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高黎贡山终于被攻克。

   初上战场的新兵刘克强带着他班上的十几个弟兄,随着部队翻过高黎贡山,来到腾冲城下。

   当他冒着雨季的滂沱大雨,从高黎贡山走下来,来到腾冲城下,望着这用青锅色的火山石筑城的古城,他怎么也没想到他的一生将与这座从未谋面的小城结下一生的不解之缘,并将改名更姓,用他相伴终生。

   腾冲四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蜚凤山、飞凤山、宝凤山、来凤山紧紧把他围在一起。其中来凤山仅靠城墙,要攻下腾冲城,必定先攻下来凤山,预备第二师就担负了攻打来凤山重任。

   刘克强所在的第6团进攻制高点文忘坡,在美军飞机反复轰炸下,预二师的官兵前赴后继,用了一周时间终于攻下来凤山,为此,美国总统专门发电报祝贺,并给师长顾葆裕颁发了勋章。

   接着,第20集团军的5个师开始攻打腾冲城,腾冲城是明代戊边将士用数年时间建成的坚固城市,被徐霞客称为极边第一城。

   预二师从南面攻城,开始部队用云梯登城,日军早在城墙各处建有无数的明碉暗堡,在日军疯狂扫射下,一批又一批士兵倒在城墙下,进攻被迫停止。后来,在美军飞机的反复轰炸下,加上炮兵的轰击和工兵的爆破,终于在城南炸开了一个口子,刘克强随部队打进了腾冲成。

   进城后,战斗更为残酷,每条街道,每座房屋,都要反复争夺,整座城市燃起熊熊烈火,街道不停的颤抖,脚下满是流淌的鲜血,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尸臭。

   张老在灯光下,讲起70年前的往事,不禁沉重,叹了口气:“打到最后一天,在最后一条街道,叫李家巷。5团团长李颐就在胜利的最后一刻头部中弹,壮烈牺牲。”

   “你们去看过没有?李团长的墓就在国殇墓园里。他牺牲后,被抬着从我们阵地过,抬到城外的和顺?”

   “腾冲血战打了90天,日军第148联队被中国军队全部歼灭,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被美军炸死,也埋在墓园里,叫倭冢。”

   腾冲是8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用战斗收复的第一座城市。攻克腾冲后,远征军将士并没有停下脚步休息,继第36师南下腾龙公路参加龙陵会战,刘克强也跟在队伍里马不停蹄地南下龙陵芒市,一路打,一路追,一直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在攻打勐嘎时,一直运气较好的刘克强受伤了,当时他带着全班兄弟与日军血战,敌人败退后,一个广东兵张国清叫他:“班长,你脸上流血了。”他以为在搏斗中是鬼子的血洒在脸上,这时顺手一抹,才发现是自己脸上正不停地淌着血。刚才杀红了眼,连负伤都不知道。战斗结束后,他这个13个人的班,只剩下4人。

   他包扎了伤口,继续随着预二师从龙陵出发,沿着滇缅公路打木康,遮放、黑山门,一直打到畹町。在畹町界河边,远征军继续跨过界河,向南追击,中国驻印军正从八莫方向朝国境打来。

   刘克强这个连队留在畹町掩埋阵亡战友,一直忙了一个多月,这时候刘克强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杳无音讯的父母,他很想回到四川去,但这千山万水,不是他能徒步走回去的,微博的军饷凑不够回家的路费。

   滇西反攻结束后,大批负伤或本地的官兵纷纷离开部队,许多四川老兵在芒市、遮放入赘傣族、拉枯族,当了上门女婿。

   刘克强回到腾冲,满目疮痍的城市已成了一片废墟,他于是找到了同排的战友,在战友姐姐的帮助下他来到芭蕉关山区,成了张家的上门女婿,由于对方的要求他正是改名为张体留。妻子姓张、体是张家那辈的排行,而留是他原姓姓氏的谐音。
   于是,来自四川的预二师6团老兵刘克强成了定居清水乡芭蕉关的张体留,几十年风雨过去了,张体留已经有了3个女儿、1个儿子,虽然是国军预二师的兵,但在善良的腾冲人民的呵护下,他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冲击,平安地生活了几十年。

   尽管张老口音已经有不少变化,但他心中任然怀念着他的故乡、他的父母、由于他没有文化,根本无法同家乡联系。

   四川志愿者在得知张体留老人渴望回川的消息,立即同腾冲的志愿者联系,然后与眉山当地排查张老亲属,做好街张体留老兵回故乡寻亲祭祖,2015年元月4日,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等志愿者组织、四川媒体、江西卫视、腾讯记者前往腾冲,下午5时到达腾冲后,立即赶往张老家,看到张老独自坐在家门口,等待我们到访。

   张老经过体检,确认身体无大碍后,我们陪同张老登上了返乡的飞机。当乘务长获悉张老是抗战老兵后,立即向全体乘客报告本航班有一位抗战英雄时,激起了全体乘客的热烈掌声,张老得到机组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顺利到达成都。

   志愿者们为迎接张老,准备了汽车、救护车等,飞机降落双流国际机场,张老受到四川人民的热烈欢迎,来自成都、眉山的志愿者立刻上前迎接,用汽车把老人直接送到百里以外的眉山市张坎乡。

   汽车离张坎镇还有几公里的时候,欢迎的鞭炮和震天的锣鼓响起来,张坎的乡亲们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70年后回乡的游子。

   张体留老人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在老家住了几天,最后在四川志愿者陪同下,依依不舍地回到了云南。

   明亮的灯光下,老人翻看着回乡的照片,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

   老人一再要求志愿者在芭蕉关住上一夜,无奈行程早已安排好,当我们依依惜别,离开这位抗战老英雄的时候,老人一直站在黑夜的门边,向我们频频挥手。

   当汽车驶下芭蕉关,我们情不自禁望着暗夜中巍峨矗立的来凤山,在这座工事密布的大山上,张老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攻克了来凤山,为光复腾冲这座极边之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见了,光荣的前辈,愿您像这座英雄的山峰一样永远矗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上一条:抗战从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