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访问的是: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 !
南充市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老兵档案 - 南充市
马淑宗
发布时间:2021-03-16 发布者:



                                             马淑宗老人向志愿者敬军礼

姓名:马淑宗
年龄:95岁
民族:汉
出生时间:1922年3月28日
籍    贯:安徽省宿县符离集北张家楼村
参军时间:1938年1月
原属部队:国军第17集团军学生队、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4团
抗战经历:抗日宣传队、学校教师


       马淑宗, 原名马绍兰,女,安徽省宿县符离集张家楼村人。在宿县启秀女中毕业后不久,南京沦陷,不满16岁的马绍兰怀着抗日救国之心,在徐州报名入伍第17集团军学生队,毕业后在“战干小学”任教。1949年改名马淑宗,然后隐姓埋名来到四川定居。去年7月首次回乡寻根,终与阔别76年的亲妹妹相见。


黄埔女兵  76年后姐妹相聚
  文/彩照;朱兴弟   黑白图片:马永平


       现居四川南充市的95岁老人马淑宗,原籍安徽省宿县符离集张家楼村。马淑宗幼年时,父母相继病逝,丢下她和两个妹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满16岁的马绍兰怀着满腔热血,跟随叔父到徐州参军抗日,就读黄埔军校第7分校第15期女生队,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此后马绍兰改名马淑宗,辗转到了四川定居至今。至到2014年7月,她才回到阔别76年的故乡,与亲妹妹和孙辈们相聚。

从军抗日 救亡图存
 

       马绍兰的父亲叫马方瑞,北伐战争时当过兵,后来回到家乡教书。1929年,在马绍兰7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在1933年因病去世,从此家中只有她和两个妹妹,大妹叫马绍芬,二妹叫马绍英。
      1937年7月,马绍兰从宿县启秀女子中学毕业回家;12月南京沦陷,在南京交通局供职的叔父马方俊也回到张家楼村。当时胡宗南的第1军从上海战场败退下来,扩编为第17军团。在此期间,17军团在徐州招收青年学生入伍,组织抗日学生军。消息传来,马方俊动员不到16岁的马绍兰参军抗日,马绍兰欣然同意。  
      1938年初的一天,马方俊送马绍兰乘火车到达徐州,然后找到设在民众草堂的17军团总部报名入伍。当时民众草堂有很多从各城市流亡来的男女青年学生,他们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志愿,踊跃报名参军。令马绍兰高兴的是,她在报名处居然碰到也是来报名参军抗日的宿县启秀女子中学的同班同学仲秀珍等人。      
       当马绍兰被部队录取后,其叔父马方俊即离去,到李宗仁第5战区报名当兵。马绍兰与被录取的新兵在民众草堂住了大约两三天后,乘火车一路西行往陕西军校进发。途中火车不时遭到敌机空袭,有时她们不得不下车疏散。火车一路走走停停,大约3天后的晚上,火车到了陕西宝鸡一个叫虢镇的小镇停下。大家下车后,领队说军校在陕西凤翔县,还须步行40里。当时四周漆黑,几天乘车的疲乏,加之躲避敌机轰炸的惊吓,很多女生身体不适。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长途步行,这对于未满16岁的马绍兰来说实在吃不消,后来她实在走不动了,是其他年龄大些的女同学轮流将她背到凤翔县城的。她们到达目的地已经天亮,马绍兰被编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7分校第15期第2总队特科大队女生队。
       黄埔军校第7分校校部设在西安王曲镇一个古老的城隍庙内,其训练基地分散在周围几十里的风翔、西安、户县等地大小村庄里,有的远及兰州、天水。学员宿舍和教室大多是窑洞,少数在学校,个别在寺庙。除了分校校部外,黄埔15期第2总队特种兵大队的炮兵、工兵、通讯兵队也驻凤翔,女生队独驻凤翔县城文庙内。



                   马绍兰在黄埔军校时的戎装照



军校学习 新兵受训
 

       女生队分3个总队, 一个队3个班。马绍兰和高冠群、朱映雪、张协铭等分配在第2总队2班,马绍兰至今把她们的名字记得清清楚楚。她说,第2总队长是李正先,女生队长叫徐康民。新兵编队后,教官要求所有女生一律将长辫子剪成短发。然后发给每位女生1套黄绿色军衣、两件白布衬衣、一套短军裤、一双麻草鞋、两双布袜、一条灰军毯、一个背包、一个水壶,冬天每人还配发旧呢子军服一套。女兵们头着军帽,腰系小皮带,脚穿麻草鞋,下打绑腿,每人背上一支步枪,感觉特别精神。    
       女生队课程安排为军事、政治、通讯、外语、教育、卫生等科。当时的学习、训练条件都非常艰苦。每天早晨6点哨声一响,女兵们立马起床,然后排队跑步,再回来梳洗、吃饭,然后上课。每天早晚各集合点名一次,集合时要唱黄埔军校校歌和抗日歌曲;有时深夜还要搞紧急集合,进行演练。学员上课、开会和训话在文庙大厅或院坝里。没有课桌,没有椅子,每人发给一个小矮凳和一块书写板,上课时把书写板放在腿上,板的一边钉上绳子套在脖子上,以便在板上写字时能够平稳。女生队每周有两天军事训练,主要练习步法、队形以及射击等基本军事要领,还要进行马术和汽车驾驶训练等等;每周要进行一次实弹打靶,地点在凤翔县北门外,和男学生一样在地上摸爬滚打。



                               马绍兰和同学们在风翔县王曲镇上课

       当时军校每月发给每人20元零用钱。学员们1日3餐有小米稀饭、杠子馍或面条,蔬菜是土豆、白菜、萝卜、豆芽等;每周打一次“牙祭”,一桌有一只鸡,吃饭时五六人蹲在地上围在一起吃。晚上睡觉是在地面铺上稻草为床,马绍兰当时与同学高冠群睡一个铺,高冠群的被子铺在稻草上当褥子,她的被子用来盖上面,俩人在一个被窝同睡了差不多一年。女生队的学员主要来自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志愿走到了一起。当时年龄最大的20来岁,马绍兰算是最小的,因而不论她在生活、训练还是学习上,都得到朱映雪、朱素良、张钟麟等同学的关心照顾,,令马绍兰至今难以忘怀。  
       1938年冬季,在凤翔县训练的第2总队和女生队几千余人,奉令全部开往西安王曲镇集训1个月。女生们分散住在附近老百姓家里,每天集中进行分列式队列训练,准备在毕业时接受校长蒋介石亲临检阅。毕业检阅那天,由7分校主任胡宗南主持检阅,分校各总队齐聚河西大操场,伴随着军乐队奏出的雄壮的进行曲,各队依此从检阅台正步走过接受检阅,全身戎装的蒋介石站在检阅台上,不时向学员们举手还礼。检阅完毕,蒋介石作了训话,大约讲了10分钟左右,突然有日本军机来袭,于是检阅部队各自散去。


奉命转移 完成学业
 

       为尽快培养出战时所需各类干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8年9月成立“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战干四团”设在西安东北大学旧址,蒋介石兼任团长,胡宗南任副团长。女生队从西安王曲镇回到凤翔县不久,奉命转移学藉,隶属“战干四团”继续完成学业。女生队从凤翔县到达西安后, 住西安东北大学学生宿舍, 一人一张床,条件比凤翔县好多了。但整理内务的要求更加严格,床铺白色床单,被子要叠成四四方方,横竖成一条线。
       在此期间,马绍兰和同学们积极参加西安市各届组织的抗日活动,与大、中学生一起组织抗敌救亡宣传队。她们除了自编自演节目外,马绍兰还在街头话剧《放下你的鞭子》中饰演香姐;她们还上街宣传抗日救国,张贴抗战标语,主办抗战墙报,组织上街大游行。那时候日军轰炸机经常袭击西安,同学们还及时组织民众疏散,帮助医护人员抢救伤员…… 
       当时凡军校学生,都一无例外地要集体加入国民党。女生队转学不久,就在东北大学大礼堂举行了集体参加中国国民党的宣誓仪式。入党仪式的会场布置得到很庄重,全体女生盛装入场。在“战干四团”教育主任讲话后,由一人领读“誓词”,下面学生齐声跟读,从此每个军校学生便被打上国民党员的烙印。    
       学业完成后,军校给每个学员颁发了毕业证、党员证和刻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15期毕业纪念”字样纪念章,还各赠一把一尺左右长、剑柄刻有“成功成仁”和“蒋中正赠”字样的带鞘佩剑。该期毕业女生大部分分配在“战干四团”工作,有的在卫生所、电台或三民主义青年团工作,有的在部队当翻译,有的分配到小学教书。女生毕业见习期满发准尉薪金,工作后发少尉薪金。
       马绍兰被分配在“战干四团”的“战干一小”任教,后来调“战干二小”工作。“战干小学”学生都是国民革命军干部的子女,他们的父母大多在抗日前线,因而这些小学生全部驻校学习。直到内战结束,马绍兰一直在“战干”小学教书育人。




                    马绍兰和同学们在西安东北大学校址参加军训

回乡寻根 喜见亲人
 

       1949年底,马绍兰改名马淑宗,隐性埋名辗转来到四川成都,然后结婚生子;1959年随丈夫到四川省南充地区仪陇县居住,1987年随儿女迁居南充市至今。
       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马淑宗自16岁离家就读黄埔军校之后,70多年从未回过老家。在入读军校以后至内战时期,马淑宗曾多次写信并寄钱给老家的两个妹妹,抗战期间也曾收到妹妹的回信。但在国共内战开始后,“战干小学”不得不东搬西迁,时停时办,学校先后转移多个省份,马淑宗不但与叔父马方俊失去联系,也再没有收到妹妹的一封回信。在四川定居之初,马淑宗很想写信与亲人联系,但每天阅报、洞察时事的她深知其后果。由于害怕牵连妹妹,她最终打消了寻亲的念头;而且几十年守口如瓶,从未向丈夫及儿女公开过自己解放前的那段历史。近几年国共两党关系缓和,加之民间发起关爱和慰问抗战老兵活动,心灵封闭了几十年的马淑宗终于向儿女敞开了心扉,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她说,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为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的抗战老兵,这是对黄埔老兵莫大的慰藉。同时,老人的思乡之情也愈来愈切。




                           马淑宗妹妹马绍芬在76年前的老屋前留影

       几十年来,故乡和亲人让马淑宗夜夜魂牵梦萦;近几年来,她曾多次写信回原籍,还多次托人打听亲人,但音信全无。2014年7月中旬,马淑宗抱着最后希望,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宿州,找到当地派出所。后在宿州、淮北两地警方及群众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年届88岁家住淮北朱庄煤矿的马绍芬,她向警察讲述的往事与马淑宗说的非常吻合。于是两位老人很快通了电话,并通过网络视频见到了对方,双方三言两语就确认了身份,姐妹俩激动得摸着电脑屏幕老泪纵横,“马淑宗正是我妈的亲姐!长得太像了,用不着多辨认。”马绍芬的儿子兴奋地说。随后姐妹二人在淮北朱庄煤矿见面、相拥而泣。



                               姐妹俩回忆往事,不禁悲从中来

       原来马淑宗的大妹马绍芬十多年前迁居淮北市,所以无法收到姐姐近几年发出的信件,小妹马绍英前几年因病去世。姐妹俩当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一离别就是76年才相见,如今两位花季少女已成耋髦老人。7月28日上午,马淑宗在妹妹及晚辈们的陪同下,乘车45分钟后回到老家宿州市符离集张楼村。小车刚到村口,村里就放响了鞭炮,姐妹二人及陪同人员受到村主任及乡亲们的热情欢迎……


 

                      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南充分会志愿者为马淑宗及儿女拍照留念


上一条:方绍友
下一条:潘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