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访问的是: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进会 !
眉山市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老兵档案 - 眉山市
周秀英
发布时间:2021-03-17 发布者:



姓名:周秀英
出身年月:1929年 
籍贯: 陕西省  
 参军时间  :1942年12月
 文化程度  :小学
  原属部队 : 国民党陕西省安康伤兵医院第一护理队
  现在住址 :四川省仁寿县观寺乡勤俭村一组
 个人经历: 少女时参加救护队成为护士长
       她是目前眉山市健在的唯一抗战女兵。周秀英,陕西省安康县城人,家境富裕。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汉中安康县城水夕门外、小地名叫“太乙寺”的庙子里设立了一所后方医院,专门收治从前线送来的重伤员。据周老回忆,这所专门收治从前线送来的重伤员的后方医院,原来是设在宝鸡的。后来由于武汉会战时伤病员增多,加上宝鸡又容易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所以国民党中央军就把医院从宝鸡迁到汉中的安康,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从武汉战场中救护下来的伤病员,减少了中途死亡。
         周秀英在1942年12月刚刚小学毕业时,当时才13岁的她听从国民党政府号召,就与30多位女同学放弃学业应召到这所后方医院当护理人员,被送到宝鸡军医院培训3个月后,当上了安康伤兵医院第一护理队的专业护士。由于安康医院所在地比较隐蔽,敌机好几回来轰炸也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加上医疗条件也不错,所以不断有从太原、武汉、洛阳等地送来的伤病员到这里医疗。周秀英老人回忆说,记得是在1944年12月,有一天就送来了350多名重伤员,全伤兵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忙了整整一天才抢救完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仍有50余名伤兵去世。由于医护人员人手不够,1945年初还从武汉、成都又调来了60多名医护人员。
勤奋好学技术全面获提升
        周秀英虽说在伤兵医院只是负责护理工作,但伤兵伤势有很多种类,还有些是军官家属中的孕妇。她亲眼看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一些伤兵和军官家属中的孕妇在医院里不幸死亡,让她伤心惨目。但要尽量挽救更多的生命,她在工作中深深地感到自已的护理理论知识和经验太不够用了。1943年2月间,伤兵医院来了一位从成都来的中年女医生,姓文,名叫文德艺,是个多才多艺的医生,正好在她手下任护理员的周秀英的勤奋好学感染了文德艺医生,于是就特地让周秀英给她学习伤口治疗、产妇接生、简单骨折复合等技术。天赋不错地她经过自已的努力,终于成为文德艺医生的得力助手,基本上能独当一面。之后,周秀英又在文德艺医生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由于她在伤兵医院表现突出,1945年3月被长官提升为第一护理队的护士长,相当于排长职务。
正是由于她的勤奋好学,为日后她回到仁寿丈夫家为乡亲们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喜结良缘同走抗战路

      1944年2月,周秀英所在医院送来了一批重伤员,其中就有她后来的丈夫何俊武。当时何俊武才刚刚20岁,是1937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时才17岁,在重庆参加5个月的集训后,分配到由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第五战区第三十一集团军45军125师7多0团2营1连参加随县、枣阳会战。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会战。由于机智勇敢,何俊武被评为上等兵,多次受到长官表扬。当时当机关枪手的何俊武所在连几乎全死完了,何俊武右手杆被日军子弹差点击穿,身负重伤,昏死在战场上,在战友的救护下才逃过一劫。后来就转送到安康县城水夕门伤兵医院。医生多次要求他锯掉其伤手杆,但他都没有同意,后被伤兵医院鉴定为二等残疾。何俊武到伤兵医院后恰巧在周秀英所在的第一护理队,何的坚强意志让风华正茂的周秀英深受感动。久而久之,俩人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44年9月6日,当时才15岁的周秀英就在安康伤兵医院与何俊武结婚。当时的证婚人是安康人刘南山和四川省资中人罗祥全。当时他们享受的待遇是:周秀英每月配粮二十五斤,何俊武每月配粮三十斤,这都是排长干部待遇。带队转移后回乡
       1945年2月下旬,何俊武伤基本愈归队后调到了另一个营仍当机关枪手, 3个月后,何俊武在战斗中再次受伤而且比上次严重,又与20多名战友回到了安康伤兵医院。从1945年9月初到1946年3月,何俊武就一直在安康伤兵医治疗。
由于前线战争紧迫,送到安康伤兵医院的伤病员越来越多,周秀英所在的第一护理队的医生和护士曾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
       1945年3月,怀孕4个多月的她由于劳累过度,昏倒在地后不幸流产了。
由于何俊武等18位伤病员久治不愈,经伤兵医院同意,1946年6月医院决定由周秀英带队,与另两位护士一起,经过20余天的拨涉,把何俊武等18位伤病员转到四川省遂宁县城30里外的新桥医院继续治疗。
        新桥医院的条件比安康医院更好些。伤病员住在三个庙子里和一些老百姓家里。当时这个称为“山口子”的新桥伤兵医院的大队长姓李,北京人。全大队分为四个分队,何俊武等18位伤病员就分到了第二分队,周秀英也在这个队当副护士长,同来的另两位护士也一起分配到这个分队。第二分队队长是陈良书,爱人是汉中人。资阳县祥福寺的苏宗长也在这个分队。又是几个月之后,何俊武等18位伤病员,除两位外,都基本上愈全了。
        何俊武等人基本上愈全后,1947年元月就接到回部队的命令。何俊武等人意识到:回部队就是打内战,中国人打中国人让我们怎么下得了手呢?!于是由新桥伤兵医院的陈大队长出面,以这些伤病员“伤还没有完全好”为由,拒绝返回部队。见伤病员不听从命令,上面就就断绝了对医院的资金,几百名伤员面临着断饮断药的威胁。在陈大队长的支持下,何俊武与苏宗长等20多位伤兵就将医院的盐巴和药品拿出来做生意,从而保障了伤病员们的日常供给。
       1948年12月,这所医院给每人发3块银元和伤残证书后,医院就宣布解散。周秀英就与何俊武、苏宗长等同大方向相同的30多人结伴同行,周秀英也同丈夫回观寺老家。到简阳的养马河后,就只有周秀英夫妇和另一位井研县周坡场的肖富民(医院一分队的伤员)及另一位家住汪家场(现在汪洋)的刘炳良(医院三分队的伤员)四个人了。当走到简阳的养马河到仁寿地界的一处山沟里,突然间碰到一群“棒老二”(土匪)。由于何俊武、刘炳良、肖富民三个都是伤兵,无力反抗,除了不值钱的伤残证书外,“棒老二” 将四人的钱财包括被盖全部抢光。幸好当时怀孕6个月的周秀英在内裤里还藏有两块银元,靠一块银元维持生活,四人才在离开伤兵医院10天后回到仁寿。周秀英也同她丈夫何俊武回到了离别12年的故土。
       在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周秀英夫妇因背有“国民党反动军官”的罪名,不但夫妇同时受整,所有的证件被搜走,而且子女也受到了连累。特别是老人那时保留的两本英语小说书,被不怀好意的大队干部说成是“特务用的密码本”,将老人反复批斗。幸好后来县公安局来侦察员一看才是本英文文艺书籍,老人才没有受到迫害。其丈夫何俊武在1999年8月病逝。为乡亲们奉献余热
       周秀英回乡后见到乡亲们缺医少药,就不顾身上背有“国民党反动军官”的罪名,用自已在部队医院学到的技术,为乡亲们服务了。她的接骨技术在当地很有名气,几十年来在当地至少医治了因手杆脚杆打断、摔断的村民100多人。特别是在1980年8月,当地的公路上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事故,有2人当场死亡另3人严重受伤。正当当地的村民欲扶起受伤的人时,恰巧周秀英赶到,“千万不要乱动伤员,否则更会发生危险。”立即制止了村民在扶起受伤的人,她观察一下后,马上用两只手掐住两位伤员的人中穴,又喊丈夫何俊武掐住另一位伤员的人中穴不让伤员昏迷,直到救护车来到才松手。周秀英的专业救护,不但保住了3位伤员的性命,也让救护车上的专业医护人员感动:“真没有想到在偏僻的农村,还有这么懂得专业救护知识的妇女,硬是不简单。”3个月后,这3位伤愈的伤者和家属专程来到周秀英家里千恩万谢。据当地的村民说:“周大姐的接生技术也不错,周围团转现在60岁左右的人基本上都是她接生的,还有些家庭是连续两代人也是她接生的。只是近几年来老人年龄大了眼睛不方便,再加上到医院去接生国家有补助,老人才没有再当接生婆了。”

七十老人教英语

       老人的英语基础好,在2000年之前还能戴起老花眼镜看英文小说。据观寺中学原校长回忆,好像是在2003年5月间,周老杵起棍子到学校接她的大孙子何跃辉。那天正好是上英语课。老人一听老师把一句单词读错了,马上对这位老师说应该这样读。教英语的老师说几年来她都是这样教的,而且学区观摩课也是这样教的。周老让孙子拿出英汉字典,并亲口读出了这句英语,教英语的老师才知道自已真的教拐了,立马将老人请到办公室,向老人虚心请教。我当时还没有暗到这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婆竞有这样的英语水平呢,硬是感到相当惊奇。几天后,全教学片区英语观摩课在观寺中学举行,还有县教育局的专业英语老师光临,我专门去把周老请来给大家上示范课,特别提醒老人只讲10分钟。结果老人不但发音吐字清晰准确,而且黑板字也写得漂亮,在全场引起了阵阵热烈掌声。听英语观摩课不少老师纷纷问老人的英语是从那个学校学的,老人才讲出了自已的历史原因,让人感动不已。一位县教育局的专业英语老师评价说:“如果要给老人评级的活,老人的英语早已达到高级教师水平了。”据观寺中学原校长说,老人的4个孙子孙女的英语水平在老人的输导下,个个都不错,多次代表学校去参加英语竞赛,并获得好名次。目前老人还有两个孙子和孙女,分别在外交学院俄语系和华东师大英语学院学习。

抗战女兵的无悔无怨

      “现在国家拨乱反正,终于认证了我们夫妇抗战老兵的身份,还及时落实了民政补助款,各级政府和志愿者也经常关心我们,在九泉之下的丈夫也可瞑目了。回想起来,我也没有什么值得遗憾的了。”周老深有感慨地说。
       目前,已经70多年没有回过一次安康娘家的周秀英有个迫切愿望,就是想在今年回一次安康,看看那所伤兵医院还在不在,再看看长眠在伤兵医院后面山坡上牺牲的几百名抗战士兵,然后与娘家的后人团聚。


上一条:肖云武
下一条:彭文中